新闻中心
思政教研部赴南京博物院开展“行走的思政课”
来源:思政教研部 作者:徐晓霞 审核:李颖、郑瑞 编辑:陈敏 发布:2025-10-31 阅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10月30日,思政教研部追随习近平总书记指引,将“行走的思政课”带入南京博物院,开启了一场“见史·见物·见精神”的沉浸之旅,以千年文脉赋能思政课堂。

活动伊始,师生们穿梭于历史馆的各个展厅,从远古遗迹到六朝繁华,从唐宋气象到明清鼎盛,一件件瑰宝生动述说着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在特展馆的各类专题展览中,同学们感受到了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艺术与智慧结晶。

当师生们步入“正义必胜——中国战区日本投降文物展”展厅时,整个参观活动进入了高潮。标志着日本军国主义彻底失败的《降书》、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的现场照片,以及记录着受降细节的珍贵文物,将所有人带回了那个宣告中华民族历经十四年浴血奋战终获全胜的历史时刻。

同学们在此后的交流会上分享了体会,电信系范一鸣感慨:“从古代青铜铸造到现代智能制造,技术的进步背后是工匠精神的传承。我们要把这份精神运用到专业学习中,为制造强国建设贡献力量。”经管系孙玥说道:“正义馆的物件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在苦难中奋起的精神图腾,提醒我们要以吾辈担当守护和平、开创未来。”艺建系王同闯表示:“这堂课让我真切体会到,守护历史就是守护我们的精神根脉,要在守正创新中续写文明华章。”汽机系焦宇正指出:“一个个镇院之宝仿佛千年的守护者,让我真切体会到博物馆不仅是时间的收藏者,更是让流散记忆重聚的精神家园。”基础系邓旭峰说道:“东汉的青铜牛灯,竟蕴含着千年前的环保智慧。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将古老的匠心种子植入创新沃土,让传统智慧在新时代焕发光彩。”民航系蒋依杰谈到:“从历史馆的文明自豪到正义馆的心情沉重,‘正义必胜’这四个字在这里有着沉甸甸的分量。”

本次“行走的思政课”让沉睡的文物“活”了起来,它将思政课教学从方寸课堂带入广阔的历史现场,从书本文字变为鲜活体验。立足于此,思政教研部将以更开放的视野探索实践教学新模式,让思政课在历史的回响中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