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与建筑工程系工程造价专业深化转型发展 共探产教融合新路径
2025-10-22

为主动对接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破解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脱节难题,艺术设计与建筑工程系工程造价专业近期以"双轮驱动"模式推进专业升级:通过内部研讨凝聚转型共识,依托外部交流汲取行业智慧,为培养适应智能建造时代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注入新动能。

内部研讨:锚定转型方向,夯实课程根基

近日,工程造价专业召开"数字赋能造价改革,产教融合培育新才"主题研讨会。系主任周卫带领全体专业教师,围绕行业趋势、人才培养、课程建设三大板块展开深度研讨。参会教师结合BIM技术、装配式建筑等新兴领域,提出"岗课赛证"融通、模块化课程体系重构等创新方案。周卫主任在总结时强调,将以课程建设为引领,建立"企业需求-教学反馈"双向沟通机制,通过定期参与省内高水平研讨会、走访头部企业等方式,确保转型方向与行业前沿同频共振。

外部交流:智聚行业精英,共绘产教蓝图

2025年10月18日,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团队赴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参加江苏省"土木建筑专业转型发展专题研讨会"。会议汇聚政行企校多方资源,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姜军、江苏省建设教育协会会长丁舜祥等领导在致辞中指出,建筑行业正经历"建造-智造-数造"的范式变革,职业院校需构建"数字技术+工匠精神"双核驱动的人才培养体系。

在主题分享环节,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张丽丽院长展示"智能建造专业群三阶递进"培养模式;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大学龙建旭副主任剖析城市更新背景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中建安装集团曹梁经理从企业视角提出"新型建造模式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重构需求"。北京睿格致科技孟海东总监带领与会者实地考察智能检测实训基地,通过"VR施工模拟+AI质量诊断"系统,直观呈现产教融合实训场景。哈尔滨工业大学赵威教授研发的"全过程智能建造实训平台",更以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工程全生命周期虚拟仿真,引发热烈讨论。

多维赋能:构建转型生态,培育新质人才

此次系列活动凸显三大转型路径:

课程重构:将智能建造技术、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等纳入核心课程,开发"1+X"证书融合教材;

平台共建:与中建安装集团等企业共建"现场工程师学院",引入真实项目开展实战教学;

资源整合:联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开发AI赋能数字教材,构建"虚实结合"的智能化教学场景。

艺建系工程造价专业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内部智库+外部联盟"双轮驱动机制,计划每季度举办转型发展沙龙力争能找到工程造价专业的转型方向。